8月5日,由安阳博物馆、广都博物馆和成都空港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殷墟瑰宝——礼器中的秩序与信仰”文物特展开幕活动在成都双流广都博物馆开展。百件承载着殷商文明密码的珍贵文物南下入川,实现中原商文明对话古蜀广都。
本次特展免费为广大市民开放,活动持续到11月,将通过主题展区划分、多媒体互动装置、图文解说等多种形式,生动阐释商代的社会结构、宗教信仰、天文历法、手工业发展等丰富内涵,让沉睡千年的文物“活”起来,让观众沉浸式感受中华文明的辉煌与智慧。
殷墟,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其出土文物代表着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巅峰成就。现场展出了来自河南安阳博物馆的100余件珍贵文物,以青铜器和甲骨、玉器为主,其中包括国家一级文物3件、二级文物43件。通过“器以藏礼”“兵戈王权”“天人之际”三大主题单元,全方位展现商代礼乐文明、军事制度与宗教信仰,彰显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宏大格局。
本次特展最受期待的当属被誉为国之重器的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鼎。司母戊鼎,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是商代晚期的青铜礼器,因鼎内铸有铭文“司母戊”三个字而得名。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重达832.84公斤,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铜器,被誉为“青铜器之王”,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此次来川的司母戊鼎是上世纪70年代在原鼎上1:1翻模复制的,虽然是复制品,但其后为了保护文物再无此等精致的复制件。”“殷墟瑰宝”策展人李国介绍,大鼎相当于“限量绝版”,有极高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展览开幕当天,安阳博物馆党支部书记、馆长李晶在广都博物馆举行《三千年前的中原和古蜀》主题讲座,讲述殷商文明与古蜀文明的碰撞将如何绘就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恢弘篇章。在介绍殷墟发掘历史时,李晶遗憾地提到,因战乱等缘故,上世纪流散出境的殷墟文物达5万多件,其中多有精品。
在此基础上,空港科创集团将在瞿上田园正式拉开“秋季文旅融合消费季”活动序幕,计划开展主题公益讲座活动4场,打造开学第一课、“我和‘殷墟瑰宝’有个约会”系列主题研学活动,让青少年在田野间溯源文明根脉;开展“广都市集”,推出青铜器、甲骨文等系列特色文创产品,丰富游客观展体验;策划古蜀丰收节、国庆露营节等主题活动,展现瞿上独有的大地农业景观。
【来源:四川观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2023@xxcb.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内容咨询及合作:19176699651;yuanshipeng@xxcb.cn。
举报/反馈诚利和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