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金融监管局深入贯彻粮食安全战略,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提前谋划部署,瞄准“三夏”核心需求精准发力,全力护航“三夏”粮食生产。截至5月末,全省银行机构普惠涉农贷款余额1.26万亿元,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4543亿元,主要涉农银行机构已发放“三夏”相关贷款超550亿元,全省三大粮食完全成本保险覆盖率超过90%。
一、聚焦“三夏”重点工作主动跨前行动。指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靠前服务,细化举措,确保金融服务不误农时,有力支持农业生产。一是组织摸排需求。引导银行机构深入田间地头、农业企业、农资市场等农业生产一线,调研“三夏”生产资金需求。农业发展银行江苏省分行行领导带队赴粮食主产、主销区开展实地调研,走访地方粮食行政部门、中储粮直属企业及市场经营主体,构建覆盖生产、购销、加工全链条的调研网络,精准掌握农情和市场动态。南京银行积极对接走访粮食重点经纪人、收购企业,提前了解今年夏收形势、收购计划及市场价格动态,预判资金需求。二是实施专项行动。推动主要涉农银行机构结合自身实际和当地农业生产特点,建立专项对接机制,确保金融服务落到实处。邮储银行江苏省分行制定夏粮攻坚专项活动方案,围绕粮食流通关键环节和重点客户开展专项对接。泰州金融监管分局指导辖内银行与地方粮食集团合作开展“党建共建助推夏粮收购”专项行动,建立夏粮收购专项联络机制,加强粮食收购资金调配、仓储设施升级等金融服务。三是注重部门协同。淮安金融监管分局联合农业农村等部门召开夏粮生产收购推进会,对粮食收储重点客群落实“名单制管理+网格化走访”,对夏粮收购资金需求做到“早准备、早授信、早投放”。徐州金融监管分局指导银行机构与市农业农村局、粮食供销公司对接,建立收粮大户信息数据库,在政策执行、资金保障、市场监管方面形成合力,为金融精准对接提供支持。
二、紧盯“三夏”融资需求强化信贷支持。指导银行机构合理调配资金,单列专项信贷计划,优先满足“三夏”生产各类信贷需求。一是强化资金保障。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交通银行江苏省分行针对“三夏”工作专设信贷额度,确保夏粮收购“应收尽收”、秋粮播种“应种尽种”。农业发展银行江苏省分行首批200亿元夏粮收购资金已准备到位,并根据收购需要、企业需求随时调配资金,及时增加投放额度,不留缺口,确保“钱等粮”。二是优化信贷产品。江苏银行针对粮食经营主体大额资金需求,推出“徐粮贷”“苏仓贷”等区域专属产品,单户额度最高达1000万元,额度灵活、利率优惠。连云港金融监管分局积极推广“丰收贷”“自由贷”“农机贷”等特色产品,发挥地方粮食收购贷款共同担保基金作用,以信用、保证担保为主,有效破解“无抵押、融资难”。三是推动减费让利。宿迁金融监管分局指导银行机构主动与苏农担开展合作,通过自担担保费方式,已为226名客户减免担保费198万元。扬州金融监管分局指导辖内农商行对粮食经营户支付手续费实行优惠政策,免除手机银行转账手续费、账户短信费、网上银行安全认证工具工本费、网上银行账户年费等。
三、围绕保障“三夏”生产优化服务模式。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强化科技赋能,提升服务质效,保障“三夏”生产。一是结算服务便捷高效。江苏农商联合银行深化与省农垦集团合作,联合当地农服公司,引导广大种植户将以往的赊销结算改为贷款支付结算,贷款资金受托支付至农服公司指定账户,加快资金周转同时确保专款专用。盐城金融监管分局持续推广“金丰粮E购”粮食收购支付智能系统,以智能支付串联粮食质检、过磅、刷脸、算账支付等收购全流程,实现“刷脸秒付”的同时提高收粮准确度,赋能粮食收购“加速度”。二是保险保障及时有力。人保财险江苏分公司在大灾和集中赔付等特殊时期,开通绿色通道,简化理赔手续,做到应赔尽赔、早赔快赔,充分保障农户利益,其中小麦节气气象指数保险已累计赔付7211万元,预计总赔付超1.4亿元。紫金财险公司积极借助无人机、遥感等实现受灾田块快速定损,提升理赔的精准性和时效性。截至6月初,已完成全部自营区域小麦、油菜的查勘定损工作。三是风险减量全程护航。太平洋产险苏州分公司建设智能监测站,分别对“虫情、苗情、墒情、灾情”等四情进行监测,让农业生产从传统的经验依赖型向数据驱动型转变,从灾后理赔转向灾前预防。镇江金融监管分局指导辖内保险公司试点“农业+气象+保险”农业风险减量站项目,强化监测预警与防治跟踪,增强农户抵抗风险能力,有力保障夏粮生产。
end众财汇致力于分享财经资讯,汇聚行业精英智慧,推送文章如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删除。
诚利和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